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公布了2023~2024年度北京高校市级“基层就业卓越奖”获奖名单。我校学生工作部职涯教研室贾海燕老师、测绘学院毕业生王攀获评“基层就业卓越奖”。 “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是为奖励赴基层就业并做出突出业绩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和普通高校在指导服务大学生赴基层就业工作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
扎根职涯教育 潜心“筑梦”育才
贾海燕,学工部职涯教研室教师。从业二十一年,她始终坚守育人初心,无论是在辅导员一线岗位坚守的10年,还是在担任职涯教育教师的11年里,均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学生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累计为4000余名大学生提供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辅导推荐上百名学生前往基层一线工作。
2014年主持职涯教研室工作以来,她将10年辅导员生涯中遇到的学生职业生涯、就业辅导工作问题梳理澄清,整合资源,积极探究推进解决之道,构建完善了覆盖全校本研、前置大中衔接阶段的“四维双线式”一体化生涯教育体系。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课程》,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积极的就业观、择业观和成才观,该课程目前实现了本科一年级学生全覆盖,并获评北京高校就业指导金课,相关课程成果荣获首届全国高校职业规划大赛教学赛道银奖、北京市赛一等奖,辅导课程团队7名年轻教师,先后获得校级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市级就业指导课程大赛奖项,这些教育教学方面的成果,均转化为学生课程教学的实际动能,课程也获得了学生年均94%的好评率;在咨询辅导中,她关注到疆藏等民族地区学生的职涯教育和就业辅导开展不够深入,多方拓展资源,主动联络走访西藏驻京办、拉萨人社局、西藏自治区人社厅和西藏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等机构,深入学习理解相关就业政策,接洽中铁三局青藏铁路项目等岗位,为相关群体民族学生开展辅导咨询,精准对接岗位。
她辅导推荐的学生达瓦罗布,从最初就业信心和准备不足,到最终顺利入职家乡建设工程公司,在辅导和求职中,不但解决了工作岗位,也实现了心态和观念的转变;她接洽辅导的学生白玛多吉,多次线上协助其精心梳理事迹材料,顺利获评2022年度教育部高校就业基层卓越典型,为了让更多民族地区学生受益,她还邀请白玛等优秀民族学生校友代表,加入了学校职业生涯咨询导师团队,一道为民族学生的基层就业发展贡献力量;工作多年,她与不少藏族学生结下了深厚情谊,并在2024年被推选为北京建筑大学西藏校友分会副会长。
借助更多优秀校友的力量,助力更多学生了解基层、爱上基层、走向基层、建设基层,把青春书写在家乡和祖国工程一线的项目上——这是她作为职涯教师大大的心愿!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精神,让她成为学生职业发展和成长成才的知心人、陪伴者和引路人。
扎根脱贫一线 服务乡村振兴
王攀,2011—2015年就读于北京建筑大学测绘学院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于2015年9月通过四川省选调生考试到合江县白鹿镇人民政府工作,现任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副主任。
从学校毕业后,王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主动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奉献基层,全程参与了基层脱贫攻坚工作,重点参与了乡村振兴、村级建制调整、基层社会治理等工作。先后任职白鹿镇人民政府宣传干事、组织干事、团委副书记、党建办副主任、袁湾村第一书记、村镇建设服务中心主任等多个职务。
他坚信“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在县人大常委会工作期间,他走遍合江县21个乡镇(街道),深入100余个村(社区)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主要执笔完成了各类文稿150余篇,客观真实反映基层实际,提出思路举措,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了一手资料。
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精神,持续宣传基层就业项目,不断完善基层就业奖励相关政策,教育引导更多的毕业生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扎根基层,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撰稿: 贾海燕 孙子衿
审核: 卫巍 关海琳